博物馆沿墙展柜在文物展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文物提供了稳定的展示空间,确保文物能够安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沿墙展柜可背靠墙体,也可嵌入墙中,这种设计不仅节省空间,还能与博物馆的整体布局相融合。
沿墙展柜利于组合展示,能够同时展示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文物。例如,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中,沿墙通柜被用于粤剧戏服、粤剧杰出人物生平、地域历史文化等内容的组合展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粤剧文化精髓和发展历程的窗口。在莆田市博物馆,沿墙通柜在柜内专业冷光源的辅助下,使得展柜内的色调与展柜外的环境色调相协调,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沿墙展柜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当一组关于某段历史的文物呈现在沿墙展柜中时,观众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文物,了解到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的传承。此外,沿墙展柜还可利用背板增加文物的介绍,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故事。
沿墙展柜的体积较大,拥有较大的展示空间。它可无限延长,比较适合用于展示某个系列的文物以及书画作品,具有可视性强、清晰明了的特点。在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中,大型沿墙通柜为武器的分组排列提供了开阔的空间,摆放出震撼人心的阵势,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二、设计特点与优势
(一)空间利用高效
博物馆沿墙展柜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空间利用的高效性。它可背靠墙体或嵌入墙中,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能够节省空间,还能与博物馆的整体建筑风格相融合,使展览空间更加整洁、美观。沿墙展柜可以无限延长,拥有较大的展示空间,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展示系列文物和书画作品。例如,在一些大型博物馆中,沿墙展柜可以展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或者一个艺术家的系列作品,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据统计,一个长度为 10 米的沿墙展柜可以展示多达几十件文物,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二)功能多样强大
沿墙展柜具备电动轨道平移开合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操作方式。在安全性方面,展柜配备了专业博物馆锁具,采用 8mm+1.56PVB+8mm 的超白夹层玻璃,坚固性与通透性兼备。这种玻璃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文物被盗,还能让观众清晰地观赏文物。此外,沿墙展柜还可增加光导纤维照明系统、恒温恒湿系统、防震台、红外线控制报警装置等多种安全和辅助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文物的安全性和展示效果。例如,光导纤维照明系统可以为文物提供无紫外线的冷光照明,保护文物不受光照损害;恒温恒湿系统可以保持展柜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防止文物因环境变化而受损。
(三)工艺精湛牢固
沿墙展柜的工艺精湛,牢固性强。它由 1.5mm 矩形方管焊接成型,使用独立开发 U 型槽;特制合金铝材包边;全自动数控剪板冲孔/折弯/组焊,确保了展柜的牢固性与尺寸的准确性。这种工艺不仅使展柜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还能使玻璃与展柜无缝衔接,提高了展示的美观度。同时,展柜表面经高温无尘喷涂处理,具有抗腐蚀性、耐摩擦、耐候性等特点,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外观。例如,在一些大型博物馆中,沿墙展柜需要承受大量文物的重量,而这种精湛的工艺可以确保展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文物的展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应用实例展示
(一)粤剧艺术博物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占地 2.2 万平方米。在该馆中,沿墙展柜发挥了重要作用。沿墙展柜被用于粤剧戏服、粤剧杰出人物生平、地域历史文化等内容的组合展示。文物展柜厂家为该馆制造了大型的沿墙通柜,柜内陈列了岭南地区特色的手工艺品实物,背板则用于展示该地区手工艺品的介绍等内容,与源远流长的粤剧艺术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此外,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坡面柜用于展示粤剧的相关刊物、书籍,经过计算设计的坡面符合人体工学,为参观者带来舒适的参展体验。粤剧艺术博物馆还采用了悬挂柜,用于陈列不同时期的剧本等文物,在同一展示平面中还展示了相关介绍资料,更好地让参观者了解粤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这些沿墙展柜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粤剧文化精髓和发展历程的窗口,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粤剧的艺术世界中。
(二)莆田市博物馆
莆田市博物馆于 2017 年建成开馆,馆藏文物有 10000 多件。该馆利用沿墙展柜进行文物组合展示,在柜内专业冷光源的辅助下,使得展柜内的色调与展柜外的环境色调相协调,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馆方为了能合理利用展示空间,甄选精华藏品并进行组合展示。在经过实地考察、测量等工作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采用了沿墙通柜、独立柜等一系列展柜并正式投入使用。展柜内配备了为文物定制的托台,既突显文物的别致,又给予参观者一个合适的观赏角度,实有似无的透明亚克力托架,更是体现了设计者的巧妙构思。沿墙通柜具有容量大的特点,满足了同时展示多件文物的需求。同时,莆田市博物馆还注重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如妈祖文化等,沿墙展柜为这些文化的展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四、设计理念解析
(一)以人为本,文物为体
博物馆沿墙展柜的设计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文物为体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人与文物的关系至关重要。整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不断处理人与文物的关系中前进。文物作为博物馆最基本的元素,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人,包括观众和工作人员,是文物的利用者。沿墙展柜在人与文物的关系层面中,不仅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还帮助观众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地欣赏文物,最大化还原文物特性。例如,在选择展柜玻璃时,坚持使用夹层玻璃,杜绝使用单层浮法玻璃或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间的 PVB 层可以使玻璃在破碎时仍保持一个完整的结构,而且还具有防穿透性能。同时夹层玻璃可以过滤进入展柜的光线中 99%的波长为 280 - 380nm 的紫外线,让观众透过展柜玻璃看见的文物,同样保持能它的原貌。
(二)人、展柜与环境融合
展柜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环境的影响。自博物馆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和环境下,博物馆所陈列文物的内容、方式和效果及理念都不同。因此,设计博物馆沿墙展柜要考虑人、文物与环境的关系。将展柜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结合,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认识到人与自然“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关系,在社会互动中成长。例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利用时间与空间作为架构,显示展品之间的相关脉络。同时,结合博物馆环境与文物特性,体现时空观念,使观众透过展柜欣赏文物时,能感受到与周围环境的浑然一体。
(三)文物保护与艺术感染力并重
沿墙展柜设计既要注重文物保护,又要具备艺术感染力。在光照控制方面,无论采用何种照明方式,都必须达到《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营造范围,突出展品,兼顾辅助物品的照明,隐蔽出光电,调控照度及角度,过滤红外光、紫外线以及热量,以防对文物造成损害。在温湿度控制上,采用 EBC 高精度电子恒湿机,对不同类型文物所需的陈列环境温湿度进行精确控制,在隐藏式安装不影响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文物美观的要求。对于展柜材料,采用全新外观设计方案和开启技术,开发新的电动升降开启模式,使展柜边框尽量隐形,加上高质量的钣金工艺、焊接工艺、玻璃粘接工艺等,让展柜设计更加完美。这样既能保护文物,又能展现文物的历史性和艺术感染力,为博物馆的展示增添魅力。
五、设计要点归纳
(一)匹配展品特性
博物馆沿墙展柜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展品的特性。不同的文物具有不同的材质、大小和颜色等特点,因此需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展柜类型。沿墙通柜因其较大的展示空间和可无限延长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组合展示某段历史中同一类型、互相之间有联系的文物。例如,在展示古代陶瓷文物时,可以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陶瓷器摆放在沿墙通柜中,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据统计,在一些大型博物馆中,沿墙通柜能够容纳数十件甚至上百件文物,为观众呈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画卷。同时,根据展品的特性选择展柜类型,还能够达到视觉上的协调统一,使文物与展柜相得益彰,提高展览的整体效果。此外,合理选择展柜类型还能科学布局展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为观众创造更加舒适的参观环境。
(二)注重安全性与美观性
在博物馆沿墙展柜的设计中,安全性与美观性同样重要。展柜设计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杜绝粗制滥造和盲目模仿外观的情况。展柜应满足温湿度控制、防火、密封性等要求,为文物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例如,采用防火材料制作展柜,耐火等级应达到最高级。钢屋架结构喷涂防火涂料,吊顶装修采用轻钢龙骨等非燃烧材料,展示柜装修材料均采用非燃烧材料制成。同时,展柜内应配备恒温恒湿系统、防震台等安防设备,为文物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延长文物的寿命。在美观性方面,展柜应简洁大方,为观众提供一个理想的观赏角度和距离。过于华丽的展柜设计会与文物竞争,降低观众对文物的关注度。简洁的风格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还能降低展柜制造的成本。例如,一些博物馆采用木质沿墙展柜搭配古代书画展览,既凸显了文物的核心地位,又与展览内容相协调,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
(三)合理规划布局
合理规划博物馆沿墙展柜的布局对于提高展览效果至关重要。首先要考虑展柜的大小,不同大小的展柜质量和内部结构有所不同。如果展柜需要安装恒温恒湿系统,则在设计金属结构时要为其预留足够的空间。在展示区设计方面,沿墙展柜需要设计书画自动升降系统,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和悬挂书画。对于一般展柜展示区,要考虑玻璃的拼接方式,根据具体要求选择 90 度或 45 度拼接。在顶罩布局上,要考虑金属底座与顶罩宽度的一致性,保证展柜整体美观。同时,顶罩还要为灯光系统的安装预留合适的空间,方便线路布置。例如,在一些大型博物馆中,合理规划布局的沿墙展柜能够为观众带来连贯的观赏视觉,使展览更加流畅自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博物馆沿墙展柜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展示文物的作用,为观众提供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